我在基層的那些難忘瞬間
新員工是企業(yè)的新生力量,是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后備力量。貴鹽集團黨委把推動新員工成長成才作為實施“人才強企”戰(zhàn)略的重要抓手,2023年集團黨委安排集團總部新入職員工到各基層營銷崗位開展為期1至2個月的鍛煉,旨在讓新入職員工在一線得到鍛煉,增長知識和才干,盡快完成角色轉變。通過實地感受,了解企業(yè)發(fā)展現(xiàn)狀、工作流程,快速融入團隊,發(fā)揮其工作主動性、積極性,為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注入新鮮血液、增添企業(yè)活力。
集團公眾號將推出“我在基層”專欄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入職員工下基層鍛煉的所見、所想、所思、所悟。今天推出的是集團黨委宣傳部王梅的感悟。
我在基層的那些難忘瞬間
1799.48平方公里、500余家商超、3名營銷員……
這是貴鹽集團六盤水公司六枝分公司的市場情況和營銷員隊伍情況,面對地域面積廣、商超多且分散、人員有限的情況,如何提升“碧源”鹽進店率,穩(wěn)住并拓展食鹽銷售市場,作為剛到六枝分公司下基層的我來說,一下子就慌了陣腳,“這么廣的范圍,這么多商超,怎么跑市場?”
帶著這些疑問,我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基層鍛煉。
“再遠也不放棄一家店”
早上9點,伴隨淅瀝的小雨,我跟隨營銷員晏承德一起乘車從六枝城區(qū)出發(fā),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,大約經過1個半小時,來到了距離城區(qū)約65公里的中寨鄉(xiāng)西嘎村。進入眼簾的便是一眼可望到底的街道,僅有的5家零售商鋪分別位于街道的兩旁。距離短、店鋪少,我們很快就完成了走訪,由于商鋪庫存和銷售原因,最終只有兩家商鋪分別進購了1件食鹽。
“這么遠的距離就送2件鹽?”
面對我的疑惑,晏承德解釋道:“過去由于經濟等原因,這里的村民大都食用散鹽,經過分公司幾代營銷員的不停走訪、宣傳,才有了現(xiàn)如今大家對食鹽安全的重視。所以雖然遠,我們也不愿放棄任何一家店,每月至少來拜訪一次,把這幾家店守住、守好。”
從他堅定的語氣中,我切實感受到了“貴鹽集團把健康送進千家萬戶,為人民美好生活服務”理念的真正含義,作為貴鹽集團的一員我們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,更肩負社會責任。小店發(fā)揮大作用。一家店就是一個陣地,守住一家副食品店就能守住周圍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同時也能守住“碧源”鹽市場。
“嘮磕拉家常,把客戶當朋友”
第二天,我跟隨晏承德來到六枝城區(qū)的一家粉面點,剛走到門口,老板就熱情地迎了出來。
“小晏,你來了。正好要找你,我有個朋友開了一家粉店需要用鹽,你給他送幾件鹽過去。”
“好的,我稍后就和他聯(lián)系。”走出店面,晏承德立即和對方電話聯(lián)系,約定送貨時間。
“這是我的一位老客戶,時不時去她那里嘮嘮磕、拉拉家常,像這樣的商家有很多,時間一長,大家也就處成了朋友。遇上實在不愿意理睬的也沒關系,那就進店幫忙整理食鹽陳列,了解一下庫存情況,以便及時補貨。”晏承德向我介紹到。
對于自己負責區(qū)域內的每家商超進購了幾種鹽,銷量好不好,有沒有賣中高端鹽的潛力,他都如數家珍。他說,良好的客情關系是穩(wěn)固、拓寬市場的重要一環(huán),通過不停走訪,除了能掌握市場情況,偶爾也會有今天這樣的“意外收獲”。
一天走訪下來,21家商超,2萬余步數,我在感嘆腳酸腿痛之余,卻見晏承德的狀態(tài)跟剛出發(fā)的時候沒兩樣。 “我剛入職的時候也和你一樣每天下班就腳酸不想動,但是經過幾年的‘鍛煉’已經適應了。”晏承德淡淡的說道。
一步接著一步走,一家接著一家訪,用腳步丈量市場,用誠心打動客戶,用“走心”換“民心”、以“實干”求“實績”,這就是貴鹽集團一線營銷員的真實寫照。
“我們就是‘碧源’鹽”
“我們只認‘碧源’鹽,其他鹽我們不要。”在城區(qū)地宗路口宣傳中高端鹽時,副食品店老板王霞誤以為我們是其他競品鹽商家的營銷員,連忙擺手搖頭。晏承德急忙向商家解釋到:“我們就是‘碧源’,您看我穿的是工裝,食鹽外包裝上也都有我們‘碧源’標識和字樣。”
“只要是‘碧源’就行,但是我沒有賣過這款鹽,不知道好不好賣?”店家老板王霞還是有疑問。
“您的店面所在的地理位置好,人流量大,有消費潛力,您可以先拿一件試試,如果實在不好賣的話您下次再換購其他品種鹽,您看行不行?”
“那你先給我拿一件試試銷售情況,如果好賣的話我的分店也會進購。”
我看到這一幕,之前所有的“碰壁”和一路來的艱辛瞬間化為烏有,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。
營銷工作并非一帆風順,但客戶對“碧源”鹽品牌的認可就是對營銷員工作最大的肯定,我想這也是他們堅持深耕市場的動力來源。
經過一個月的基層鍛煉,我深切感受到了集團黨委讓新入職員工下基層的用心,只有真正深入基層才能心入基層;了解基層,才能更好服務基層。這期間,我既看到了消費者對“碧源”鹽的認可;也看到了競品鹽對市場的沖擊;既感受到了營銷員的困惑,也見證了他們的堅持與執(zhí)著,在他們的身上,在這些難忘的瞬間里,我找到了初來時的答案——走出去、用心看、勤總結。這也讓我對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,激勵我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要苦練內功,迎難而上,努力干好本職工作,把自己的能量發(fā)揮在最需要的地方。
關鍵詞:
相關內容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